中国安徽网欢迎您!

中国安徽网
中国安徽网 > 企业 >IDC:2019年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2.3% 三星居首华为稳坐第二

IDC:2019年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2.3% 三星居首华为稳坐第二

2020-07-31 12:07:34
来源:互联网
阅读:-

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9年第二季度同比下降2.3%,这是自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最强劲的季度业绩。...

IDC:2019年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2.3% 三星居首华为稳坐第二

根据国际数据公司(IDC)的初步数据,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9年第二季度同比下降2.3%,这是自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最强劲的季度业绩。智能手机厂商在2009年第二季度共出货了3.332亿部手机,比上一季度增长了6.5%。

许多市场都遇到了挑战,中国和美国经历了最严重的季度下滑。然而,2019年上半年中国的下滑幅度没有2018年下半年那么严重,这表明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正在复苏。亚太地区(不包括日本和中国)继续保持2018年的强劲势头,本季度出货量增长超过3%,这得益于印度和许多东南亚市场的增长。

IDC的全球移动设备跟踪器项目副总裁Ryan Reith表示,尽管围绕华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,但该公司在市场份额方面仍占据第二的位置。 “当你看到市场的顶端 - 三星、华为和苹果 - 每个供应商都比上个季度失去了一些份额,当你看下三个名单 - 小米,OPPO和vivo - 都获得了一些份额。部分原因与产品发布时间有关,但很难不假设这种趋势能够持续下去。“

市场顶端的供应商格局继续变得更强,而本地OEM和传统行业品牌竞争日益激烈。在2009年第二季度,前五大供应商占总市场量的69%,前十大供应商占87%。这一趋势使得智能手机供应商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像PC市场。随着5G开始在全球许多市场展开,对于没有强烈消费者意识的任何供应商来说,挑战肯定会增加。

“尽管整体市场仍处于下滑状态,但第二季度表现表明,随着市场再次开始稳定,需求开始回升。” IDC全球季度移动电话追踪器研究经理Anthony Scarsella表示, “第二季度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大量改进的中端设备的可用性,这些设备提供优质的设计和功能,同时显著拉低价格。再加上各大市场和渠道的强化和慷慨的以旧换新计划,现在升级对消费者来说更有意义。”

IDC:2019年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2.3% 三星居首华为稳坐第二IDC:2019年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2.3% 三星居首华为稳坐第二

智能手机公司亮点

三星在2009年第二季度保持市场领先地位,并恢复了5.5%的年增长率,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7550万部。正如其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所指出的那样,该公司努力销售旗舰设备,因为许多消费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长时间地使用设备,并选择更便宜的替代产品。即将宣布的下一款Galaxy Note设备可能会让一些三星粉丝望而却步。与此同时,三星的A系列设备在本季度表现不错,特别是A50和A70。

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,华为的出货量下降了0.6%,考虑到贸易紧张局势,这可能会好于预期。华为在中国的出货量创下历史新高,占华为第二季度总量的62%,达到3640万台,部分归功于美国贸易禁令后采取的行动,因为华为将重要的人力资源重新调回中国,重点关注中国二线城市的分销渠道管理。 4月中旬推出的P30和P30 Pro反响不错,因其前身P20系列产生了积极的连锁反应。

苹果在2009年第二季度出货了3380万部新iPhone,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。然而,考虑到iPhone升级计划的成功以及苹果通过其渠道销售更多翻新iPhone的能力,可以很容易地得出这样的结论:苹果在市场上的地位仍然占据主导地位。正如在财报电话所指出的那样,尽管市场份额和设备销售价格略有下降,iPhone的安装基数仍在继续增长。因此无论硬件如何 -新的iPhone、旧型号或翻新产品 - iOS用户的扩大似乎都是未来最重要的因素。

小米在本季度出现了小幅下滑,共出货3230万部智能手机。由于来自华为的竞争加剧,小米仍然面临着在中国恢复正增长的挑战。在印度,小米的成功故事仍在继续,因为它专注于线下和线上渠道,因此能够保持其发展势头。它继续扩大其线下网络,并计划到2019年底拥有10,000家零售店。

OPPO在中国和印度表现良好,这两个市场占其第二季度出货量的近四分之三。印度仍然是OPPO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市场,特别是在华为加大在中国的努力之际。在印度,通过提供极具吸引力的利润率来加强其渠道合作,一直是OPPO在当地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。在中国,OPPO在本季度推出了Reno系列,但华为的新P系列影响了其销售业绩。尽管如此,其低端机型A9和在线独家机型K3确实有助于支持其整体表现,特别是在“618”狂欢节期间。

推荐阅读:dvi接口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企业观点,与中国安徽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