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州学院管理学院走进泗县:五育融合传承运河文脉
...
2025 年 7 月 1 日至 7 日,宿州学院管理学院 “运河骑行教育关爱团” 在泗县虹乡社区开展了为期七天的 “三下乡” 社会实践活动。团队以 “五育赋能,童心运河” 为主题,为当地 “五彩假日” 托管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融合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特色课程,通过青春力量为基层教育注入新活力,让千年运河文脉在实践中得以传承。
德育领航,筑牢安全与文化之基。关爱团深刻认识到安全教育与文化传承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基石。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中,详实的案例、生动的讲解,如春风化雨般将安全意识渗透进孩子们的心田,为他们的暑期安全保驾护航。随后的大运河非遗文化课堂上,成员们化身文化使者,通过故事讲述带领孩子们追溯运河历史,解读非遗技艺的时代价值。全体参与者庄严宣读 “大运河小卫士宣言” 时,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在活动室回荡,文化传承的种子悄然在孩子们心中萌芽。
在特色课程开展中,五育融合的理念贯穿始终。智育环节创新采用 “生活化教学” 模式,志愿者通过展示运河船闸模型阐释物理原理,引导孩子们从日常现象中发掘科学规律;成员们以深入浅出的讲解、图文并茂的展示,带孩子们领略大运河的千年风华,了解大运河知识。随后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参观科技展览,讲解每一件模型背后原理,为童心播种科技之种。体育环节以传统投壶活动为载体,孩子们在瞄准、投掷中锻炼了身体协调性,更深刻体悟到 “友谊第一,比赛第二” 的体育精神,展现出蓬勃向上的青春风采。
美育课堂则展现双重内涵:大运河主题绘画活动中,孩子们用斑斓色彩描绘心中的运河图景;非遗漆扇制作环节,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碰撞,每柄漆扇都成为独特的文化载体。劳动教育聚焦 “变废为宝”,孩子们利用塑料瓶、彩纸等材料创作手工艺品,直观感受劳动的价值,有孩子由衷表示:“劳动能让世界更美丽!”
期间,团队还赴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开展实践调研。通过实地考察遗址的河道走向、堤岸构造及出土文物,结合泗县博物馆、古鞋博物馆的馆藏资源,成员们系统梳理了通济渠的历史脉络。从宋代 “运河船工鞋” 到明代 “官商履”,这些文物不仅印证了运河作为商贸动脉的繁荣,更揭示了南北文化交融的轨迹,为课程设计提供了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素材。
此次活动覆盖儿童一百余人次,形成教学案例二十余个。虹乡社区工作人员表示,孩子们每天早早等待课程,结束时仍依依不舍,活动 “有效填补了暑期教育空白,在儿童心中播种了文化自信的种子”。
此次活动以五育为笔,以大运河文化为墨,在孩子们的成长蓝图上绘就了绚丽多彩的篇章。泗县虹乡社区与宿州学院的携手合作,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守,也是对儿童全面发展的有力推动。未来,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,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,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,推动五育教育从 “暑期特供” 向 “四季常青” 转变,让五育之光持续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,让更多的孩子在五育的滋养下,成长为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。
(作者:葛秀娟)
推荐阅读: